最美扶贫人丨孔文海:扶贫路上的“铁队长”
孔文海,中共党员,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灵山县文利镇工作分队长,“全市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2018年3月,孔文海作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的扶贫工作队员,被安排到灵山县文利镇参加扶贫工作,担任文利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分队长。在扶贫工作中,他心系群众,带领文利镇驻村工作队员一道探寻贫困户脱贫出路。2021年,因扶贫工作突出,荣获“钦州市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结对帮扶的升平村贫困户们派送爱心化肥 孔文海(左一)
工作上的“铁队长”,生活中的“贴心人”
工作上,孔文海严格要求自己和工作队员,秉公处事,廉洁勤政,严格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及管理制度。作为队长,他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纪律上,他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严格执行“吃住在村、公开承诺、工作纪实、教育培训、专题学习、工作例会、定期汇报、考勤和请销假、巡回督导、严明工作纪律”等一系列驻村工作制度和纪律,特别要求将住村纪律当作铁一般的纪律来执行。针对“是否按要求住村、是否脱产驻村、是否熟悉村情实际、是否掌握扶贫政策、是否掌握基础业务知识、是否不想为不作为、是否履职到位”等“七个是否”,他亲自进行排查和管理,确保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生活上,他带头执行吃住在镇、出镇报备制度,为驻村工作队员树立榜样,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同时带头进村宣传产业扶持、大病医保、危房改造、疫情防控等政策。他带头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参加灵山南大门的卡点值守,近2个月没回过家。
组织工作队员开展“主动担责,积极作为”主题活动
他,不仅是工作上的“铁队长”也是生活中的“贴心人”。针对困扰驻村工作队员的难题,如身患重病无法住村、孩子年幼需照顾、妻子妊娠难于自理、老人卧病在床离不开照顾等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确保工作队员安心住村,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孔文海(左二)与工作队员入户走访贫困户
因工作认真且任劳任怨被称为“老黄牛”的驻横山村工作队员邓朝邦的父母因患脑梗,双双瘫痪在床,需要兄弟三人每月轮值照顾。2020年6月,孔文海得知轮到邓朝邦照顾其父母,白天是邓朝邦的妻子一人照顾,但夜间只能由邓朝邦亲自护理父母。孔文海将实情向镇党委和县工作队管理办汇报,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妥善解决了驻村和照顾父母之间的矛盾。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邓朝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先后荣获灵山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季度“扶贫之星”和“全市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称号。
助良将发展集体经济,寻特色探索致富路子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这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2018年,孔文海注意到,钦州市职教中心选派驻甲叉村第一书记黄起邦在产业开发方面有头脑、有魄力,计划发展香蜜黄皮特色产业引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在项目启动之初,黄起邦在土地流转和项目资金筹措等方面遇到了较大困难。孔文海了解情况后,一方面鼓励他克服困难,坚持想法;另一方面通过分队多方协调,积极向市、县等相关部门反映,协调解决资金方面难题。
孔文海(右二)到甲叉村了解香蜜黄皮产业种植情况
通过多方努力,甲叉村共筹措项目资金198万元,建成260亩标准化香蜜黄皮产业示范基地,是广西目前最大的黄皮种植标准示范园。基地计划在2021年全面投产,预计年收益超过50多万元。2019年11月,甲叉村香蜜黄皮产业示范基地被确定为“灵山县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常年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为推动甲叉村脱贫攻坚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甲叉村在基地的核心示范带动下,香蜜黄皮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整村逐步实现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强基础。
孔文海(左)、雷梁(右)察看升平村集体经济项目中草药种植基地五指毛桃生产情况
“今年升平村的中草药苗木长势良好,其他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势头良好,不出意外,今年升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能持续突破12万元。”看着一株株中药材苗木茁壮生长,孔文海心中无限欢喜。
2018年,孔文海来到文利镇开始脱贫攻坚工作,经实地走访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他和驻升平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并肩作战,利用“联镇包村”单位的扶贫资金,建成扩大了扶贫苗圃和中草药种植基地,投资建设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同时利用各项财政扶贫资金投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使升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整村脱贫的5万元跃升到2020年的12万元。
孔文海(左)察看升平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运营情况
作为驻文利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长,孔文海每年组织文利镇各村参加灵山县举办的各项扶贫产品展销展示活动,为扶贫农产品代言,推销农副产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多年的宣传,文利镇的水牛奶、香蜜黄皮、铁皮石斛、荔枝等农产品已成为了靓丽的名片。
孔文海(左三)参加2019年广西灵山扶贫名优特产品联展会
2018年以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积极配合文利镇党委、政府整合各村(社区)资源优势,以入股企业、出租资产、成立合作社等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20年,全镇共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56个,全镇各村村级集体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总收入从2018年底的28万元跃升到2020年底的150万元,全镇1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
孔文海(中)组织参加灵山县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活动
做好群众“服务者”,当好乡村“建设人”
“扶贫政策好啊,孔队长为我们解决了臭水臭气问题,还铺设了硬化水泥路。”
过去,升平村的贫困户刘日友因与邻居发生矛盾造成家门口露天排水沟长期臭水横流、道路泥泞,影响出行,周边邻居也深受恶臭所害。孔文海得知后,联系后盾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筹集资金安装地下排污管道,还铺设硬化水泥路,确保刘日友一家顺利脱贫,解决了村里的环保问题,缓解了邻里关系。
刘日友家门前排污沟及路面修整效果对比图
驻村以来,孔文海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切实提高服务意识,肩负起乡亲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的化解。2020年度,全镇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2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129件,成功率97.7%,治安状况总体提升。
孔文海每月主持召开文利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工作例会
孔文海经常组织驻村工作队员下农村、访农家、交农友、谈农事,主动为村民解决难题。2020年度,文利镇组织、帮扶修建村屯道路9.867公里、桥梁2座,修建人饮工程7个,解决了2408人的饮水难问题、为群众办好事740件、为群众解决难热点问题171个。同时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农村“三留守人员”,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孔文海(左一)、雷梁(右一)向帮扶对象捐款助力解决房顶坍塌问题
在文利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孔文海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开展清洁乡村建设。2020年度全镇累计出动100多人次取缔街道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贴乱挂、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组织200多人次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提升镇村环境。结合清洁乡村活动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三清三拆”活动,清理废旧房屋、残垣断壁、乱堆乱放杂物358处,清理沟渠、池塘72处,拆除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使得乡村乡貌焕然一新。
孔文海常对驻村工作队员说,脱贫攻坚的道路一开始是最艰难的,只要大家咬牙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之后,再回头慢慢品味走过的路,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种历练,也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脱贫攻坚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时代任务,能够参与其中,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作为扶贫干部,我感到非常光荣!”孔文海摸了摸胸前的党徽,坚定地说道。
组织文利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提升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家园”参观学习活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