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人丨雷梁:一颗真心做扶贫
雷梁,中共党员,主治医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务部干事。
2018年3月,雷梁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派驻到灵山县文利镇升平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任升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自驻村以来,他把自己当升平村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真情付出、真心帮扶。
2021年2月,雷梁先后荣获钦州市“最美扶贫人”和“全市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称号,扶贫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迅速转变入角色,心系群众千万事
脱贫攻坚是命令,驻村扶贫是责任。升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302人,驻村后,雷梁很快就进入工作角色,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逐一走访全村16个村民小组68户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精准掌握整村情况,为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檀善香是升平村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靠种植农作物和经济林的收入和儿女外出务工,一家逐渐摆脱了贫困,生活有了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檀善香的儿子今年突然被查出患有血友病,病情非常危重。“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不知道怎么办,想到雷梁是一医院的医生,我就赶紧联系雷梁帮忙.....”在了解情况后,雷梁立即联系后盾帮扶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出诊接回治疗,并向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反映檀善香情况,希望医院予以帮助,减轻檀善香的经济负担。医院根据国家医保政策,为檀善香一家报销了大部分的医疗费。
但仍然需自费部分医疗费,为此,雷梁还积极联系村委,帮助檀善香申请低保及临时救助,并安排檀善香参加村里公益性岗位。与此同时,他还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发出捐款号召,为檀善香一家募捐善款5000余元,全部交予檀善香用于其儿子治病,解决其一家燃眉之急。
檀善香儿子在ICU住院期间,雷梁时刻和医院的医疗专家保持联系,了解其病情进展,并及时告知檀善香,鼓励他们一家要树立信心,相信医学技术。鼓励檀善香儿子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最后,在医院的全力治疗、精心护理下,檀善香的儿子终于康复出院。
驻村以来,雷梁结合医院工作,积极向升平村民普及国家医保政策及疾病防治知识,并积极联系后盾医院为村民解决疾病难题。2018年至今,协调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专家为升平村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活动8次,发放科普宣传单,免费药品1.9万多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患病群众住院21人,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均达到90%;帮助长期患慢性病村民办理慢性病卡41人,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均达到80%,确保国家医保政策真正落地。
真心真意来扶智,凝心聚力助脱贫
低保贫困户檀伴安平时在家从事松木管理收松脂,养鸡种菜,操持家务,能保证孩子温饱问题。2018年5月,雷梁到村里开展辍学生摸底排查工作,发现檀伴安的儿子檀余左没有去上学,却呆在家里。经过交谈得知,檀余左不想读书所以没去报名。“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短的一条路。你二姐尚且还在读书,你年纪那么小,能出去干嘛呢,就算出去打工人家也不敢收你啊!”雷梁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最终,檀余左进入了钦州市技工学校就读。
“如果不是村干部给我送来雨露计划,我都不知道怎么供养4个孩子读书。”升平村杨自周提起当时的情况,仍充满感激。杨自周是2015年退出户,2018年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其因4个孩子上学费用支出大及因病而出现返贫。雷梁立即为杨自周4个小孩申请“雨露计划”及生活补贴。同时,他为杨自周申请低保,并安排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以增加其收入,2020年6月大女儿顺利大学毕业工作。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升平村全部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无一辍学,其中贫困学生58人,均享受相关教育补助。2016年以来34名贫困大学、中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21.465万元,其中有13名学生毕业就业,为促进贫困户脱贫添砖加瓦。
栉风沐雨扶贫路,苦干实帮暖人心
农村危房改造是民生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雷梁和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经过全面核查,他们一起详细登记危房的基本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错一户”。
杨色松是升平村低保贫困户,家中6人,其中4个小孩。全家仅靠领低保等国家资助款维持生活,家中房子是泥土墙的瓦房,修修补补住了几十年。因担心建房开销大,迟迟不肯新建。在得知情况后,雷梁和村两委干部多次到杨色松家中,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宣传危房改造政策等。经过多次上门动员,杨色松终于下决心建新房。“非常感谢工作队员,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帮我解决了难题,让我住上安全、宽敞的房子!”看到新房落成,杨色松紧紧握着雷梁的手,不断致谢。
谈及危房改造的事,村里的檀候安至今仍觉得不好意思。他们一家住的房子是泥墙瓦房,一下暴雨就冲刷严重,非常危险。因“祖屋不能拆”的传统观念,不同意拆除,每次见到雷梁与村干部上门劝说,就十分激动,多次将他们轰出门外。“这是大部分村民根深蒂固的观念,要改变很困难,但是多困难我们都要攻克,让村民们真正享受到国家危房改造的福利。”雷梁想办法一遍遍地劝说他们,向他们普及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终于,檀候安同意拆除危房。
据统计,升平村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户32户全部入住了新房,贫困户获得95万多元补助,受益贫困人口162人。
疫情路上逆行者,为民着想出良策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升平村原本的宁静祥和。雷梁与其他驻村队员毅然逆行,从扶贫工作队员变身防疫工作队员,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告诫村民减少出行。当时灵山县公布了新冠确诊病例,这给雷梁等村干部防疫压力很大。他们值守村内关卡,全面排查村口各个关卡,监测流动人口,做好防疫应急准备,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疫情当前,闻令即归,身为驻村工作队员,作为医生,接受过防疫专业培训,这时候更应该做好表率,坚守一线。”雷梁坚定地说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升平村贫困户农产品滞销,贫困户收入受到了影响。雷梁搜集贫困户农产品信息,特别是量大、销售困难的农产品,他仔细记录,为村民寻求销路。作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升平村的驻村工作队员,雷梁依托医院平台,联系医院党委、工会开展“爱心助农”协助助销农产品,并委托医院超市设置“扶贫农产品助销点”,拓宽农产品的销路,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问题。受疫情影响以来,雷梁多次为村民解决辣椒、百香果、荔枝、沃柑、玉米、豆角等农产品销售问题,帮助农户增添收益8万余元。
目前,在雷梁等驻村干部的辛劳付出下,升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302人如期全部脱贫。
扶贫工作以来,完成升平村2个自然村亮化工程、3个自然村硬化水泥路、一江两岸、升平三桥、异地联村商铺项目、自来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总投资930多万元。升平村荣获“美丽灵山”乡村建设示范村、钦州市“绿色村屯”称号、“自治区生态村”称号。升平村发展有小型光伏发电站、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异地联村商铺村等集体经济项目9个,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3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2万余元,受益贫困户16户74人。
雷梁是千万驻村工作队员中的普通一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舍小家为大家、在扶贫一线默默付出的工作队员及其家人背后默默的支持,为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时代任务贡献了澎勃力量。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一颗真心做扶贫”的信念,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态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追梦人”。
一颗真心做扶贫,不负昭华“追梦人”
目前,在雷梁等驻村干部的辛劳付出下,升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302人如期全部脱贫。
扶贫工作以来,完成升平村2个自然村亮化工程、3个自然村硬化水泥路、一江两岸、升平三桥、异地联村商铺项目、自来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总投资930多万元。升平村荣获“美丽灵山”乡村建设示范村、钦州市“绿色村屯”称号、“自治区生态村”称号。升平村发展有小型光伏发电站、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异地联村商铺村等集体经济项目9个,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3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2万余元,受益贫困户16户74人。
雷梁是千万驻村工作队员中的普通一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舍小家为大家、在扶贫一线默默付出的工作队员及其家人背后默默的支持,为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时代任务贡献了澎勃力量。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一颗真心做扶贫”的信念,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态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追梦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