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提升 |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多学科协作急救培训及演练
为进一步推动放射科诊疗服务高质量、安全、规范发展,有效提升放射科医、技、护人员观察碘不良反应、处置能力,以及规范救治流程、救治原则,由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承办的“多学科协作-急救培训及演练”于7月27日晚在放射科举行。医务部部长包仁中到场指导,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规培及实习同学等60余人参加。
首先,急诊科黄德成主任讲解了《诊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体会》,介绍对比剂不良反应临床分级及表现等相关知识,强调了“时间就是生命”,指出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随后,急诊科韦武延副主任授课《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处置流程》,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应该进行相应不同的处置。大家认真听课的同时,积极提出疑问,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培训效果显著。
最后是急救演练,医师、技师、护士三人按照演练预案,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护士通过检查窗口发现病人突发“异常”,迅速通知技师停止碘对比剂注射、停止检查,紧急启动“对比剂过敏反应应急流程”。当班技师、护士迅速进入机房,技师降低检查床,护士迅速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技师通知值班医师,急诊科,并上报科室主任等。值班医师也迅速到达现场,判断病情并给“患者”各项急救措施、生命支持、心肺复苏等……在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心跳和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同时急诊科医生赶到现场,并对“患者”进行了转运。
演练现场紧张有序,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是取胜的前提,训练有素是法宝。参与演练人员各司其职,救治程序有条不紊,操作规范,相互协调。严谨地模拟了碘对比剂过敏发生时的场景。最后韦武延副主任现场给予点评。
急救培训是医疗安全和规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射科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和模拟演练,轮换不同的人员参加演练。这次的多学科协作的急救培训及演练,增强了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的应急处治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更好地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陈晓霞)
科普
碘对比剂,原来被称为造影剂,是CT增强检查时使用的一种药物,主要用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对比剂注射后30分钟内为不良反应高峰期,少数人群在使用碘对比剂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轻度以皮疹、恶心及呕吐等表现为主,经过对症处理可迅速缓解;中度会出现严重呕吐、广泛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表现;重度不良反应会出现肺水肿、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虽然发生率极低(约0.01-0.04%),而一旦出现将危及患者生命,紧急抢救非常关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