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拯救生命的24小时

来源:宣传科 作者:宣传科 发布时间:2016/04/27 【字体:

    4月19日早晨,钦州的街道有些微微凉。市第一人民医院3号楼17楼,神经外科一区医生办公室里,黄淋(化名)和爸爸已在此等候医生开脑部复查单。于她而言,经历过那场24小时的生命抢救过后,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晴天。

    天降横祸 危重疾病突然而至

    去年春节刚过没多久,黄淋便感到眼睛时不时会胀痛,她以为是平时玩电脑手机过多的缘故,因此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一场生死考验离她越来越近了。

    3月的一天,黄淋头痛难忍,家人立即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检查提示其颅内长了一个大脑瘤,大小达6.0×6.5×7.0cm,比拳头还大,且肿瘤位于右侧颅底跨前中颅窝之间并偏内侧中线(蝶骨嵴内侧)。由于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非常大,是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高难度手术之一。

    为此,该院为黄淋请来广西区内的知名专家为其会诊手术,但在术中,医生切开头皮打开颅骨后发现其肿瘤血供十分丰富,止血非常困难,手术被迫提前终止。

    在该院治疗未果出院后,黄淋仍反复头痛。直到6月13日,黄淋突然昏倒,家人紧急拨打了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电话。

    全力以赴 去争取百分之一的希望

    黄淋被送到该院神经外科一区治疗。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之后,结果让陈东亮、谢庆海、唐纯海三位神经外科专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蝶骨嵴内侧巨大脑膜瘤!疾病之重,难度之高,风险之大,在三位专家心里,已不言而喻。然而,患者的生死就摆在眼前。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他们决定为患者做手术。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当天晚上,科主任陈东亮教授请医院眼科、耳鼻咽喉科、妇科、临床药学科、康复科等科室专家一同为黄淋的病情进行会诊,并通过网络去向美国、北京等地的领域内专家征求指导建议后,他们为黄淋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陈东亮说,患者病情很危重,手术难度很大。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我们会以百分百的努力,去争取百分之一的希望。

    手术24小时 以技术拯救生命

    7月1日早晨8点,一切准备就绪后,黄淋被送入手术室。无影灯下,生死一线,与死神的较量开始了。

    手术室内,麻醉、解剖……因为是二次手术,原来手术伤口血管分离更困难,术中出血会增加!

    不出所料,开颅后发现头皮与脑膜已经严重粘连,在耐心细致止血和谨慎操作后,分离终于成功,肿瘤显露了。然而,患者肿瘤不仅大,而且质地坚硬,与周围神经血管及脑子组织粘连严重,此外,肿瘤周围正常的血管神经解剖因肿瘤推移根本无法辨认,大大超出原本的想象和难度!跟以往多年经验及所见的完全不一样。“一定要把手术做下来,更耐心一点,更细致一点。”陈东亮、谢庆海、唐纯海等手术小组小心翼翼找着下刀点,小心翼翼地切除和推进,虽每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且风险倍增,但不放弃。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凭借着三位专家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黄淋颅内的巨大肿瘤终于被一点点地完全切除。当手术顺利完成后,陈东亮他们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时间的指针已指向7月2日早晨8点,手术竟然连续奋战24小时。

    黄淋是幸运的。“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鲜红锦旗是她及家属对市一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团队的感激。

    (摘自2016年4月26日《钦州日报》健康专版)

    网络链接:http://db.qina.cc/a/qzrb/2016/04/26/333982.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