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沿海地区小儿肠套叠诊疗新技术培训班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阵发性哭闹、呕吐、解果酱样血便、腊肠样腹部包块是它的四大特征性表现,二胎政策开放以来,我院肠套叠的收治率逐年上升,2018年小儿外科开展了一次性水压灌肠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小儿肠套叠科研新项目,是广西第一个采用此种方法治疗肠套叠的科室,经对比,水压灌肠复位相对传统空气灌肠复位来说不仅无辐射、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而且复位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更高,迄今为止,已有近百名患儿受益其中。因此,为在北部湾地区普及小儿肠套叠的诊疗新技术,提高北部湾地区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推广应用复位包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的新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患儿服务,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于11月2日在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北部湾沿海地区小儿肠套叠诊疗新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开幕式由我院小儿外科杨立健主任主持召开。
郑达武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对一直以来关注我院发展、给予鼎力支持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对各位同道莅临我院参加会议表示热烈欢迎!郑达武副院长表示,相信北部湾地区的小儿外科、儿科、超声科的同道们借助此次学术盛宴,能领悟到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以解决临床小儿肠套叠的实际困惑,同时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不断地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互利共进,为构建北部湾地区小儿肠套叠协作诊治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大会非常荣幸邀请到来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刘远梅主任、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的张振强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的刘菊仙主任以及我院麻醉科的张兴主任,来自钦防北医院的学员共200多名参加培训班,开幕式结束后,随即进入精彩的授课环节。
几位省外专家分别从肠套叠的病理生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超声诊断、治疗方法及现状和新技术等方面向大家阐述了肠套叠,让大家对肠套叠尤其是水压灌肠包复位治疗新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我院小儿外科黄月龙医生和黎雪莉医生也分享了空气灌肠复位及水压灌肠包复位治疗肠套叠的病例及诊疗经验,张兴主任则从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肠套叠角度分享了他自己的经验以及此方法的优势。
在场学员对肠套叠诊治过程及新技术倍感兴趣,大家多次向专家们讨教临床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专家们也一一作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热烈。
学员们在现场学习水压灌肠复位包的使用方法,纷纷表示此操作是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的。
通过本次学习,让更多基层医院了解到肠套叠的诊疗新技术,一致认可利用水压灌肠包治疗肠套叠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能让患儿受益匪浅的方法,值得推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